施工基础知识
作者:
玻友密封胶
发布时间:
2021-01-19
目录
※施工工具与施工条件
※维修汽车玻璃更换步骤
※玻璃安装失效因素
※施工工具与施工条件
■施工工具
气动或手动胶枪、裁纸刀、固定夹具、美文胶带
■粘接材料:
密封剂、活化清洁剂、底涂剂
■环境:
适宜施工温度5~35℃、湿度35~85%
■基面要求:
表面干燥、无油脂、无灰尘及其他杂质
※维修汽车玻璃更换步骤
1.拆除装饰胶条
■安装前准备:
●检查车身外观:汽车表面刮伤、破裂、凹陷等损伤,避免因原有损伤导致投诉;
●预清理剥落的玻璃,不要刮伤车身,内饰件等;
●拆除装饰胶条及风挡玻璃附件,如雨刮器、通风板、后视镜等。
2.贴保护胶带
●保护易损区域,如铺盖引擎盖保护布、座位套、仪表盘保护套等;
●贴美工胶带,保护粘接区域相邻的车框部分。
3.拆卸旧风挡玻璃
●使用钢丝线据胶方式取下旧的风挡玻璃,也可以使用电动或气动割胶刀将旧的风挡玻璃从车框取下;
●根据风挡玻璃的类型使用相应的专业拆卸工具,但必须保证不对车身造成损坏。
4.移除旧的风挡玻璃
将旧的破损的风挡玻璃移除,需特别小心,以免刮伤漆面。
5.新风挡玻璃预安装
将待安装的新的风挡玻璃试装在车框下,调整好位置并做好准确的定位标记,以确保试胶后风挡玻璃快速准确的安装。
6.清洗新风挡玻璃
●用干净的纱布蘸取玻璃清洗剂一般或者干净的纱布将整块挡风玻璃清洗干净;
●不能随意使用未经验证的玻璃清洗剂;
●任何的污染都会对粘接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干燥时间一般需要5min.
7.涂覆风挡玻璃活化清洁剂、底胶
●材料:玻友粘接促进剂、玻友底涂剂
●环境:施工温度5~35℃、湿度35~85%
●基面要求:表面干燥,无灰尘及其它杂质;
●步骤:①用纯脱脂棉布蘸取少许促进剂,延玻璃的待粘接部位单向搽拭一遍,确保其表面无油脂、无灰尘及其他杂质。②在清洗好的玻璃边缘涂上底胶,宽度为粘接宽度的1.5~2.0倍(底胶固化时间约为3~5min);
●注意事项:①底涂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底涂和促进剂挥发性比较强,倒入小容器要赶紧盖紧以免挥发;②如车身不小心粘上底涂,立即用汽油擦拭;③涂抹时不要漏涂;④底涂涂覆后注意保护,不要弄脏底涂表面。
1.车框清理
●用毛刷或其它工具清理玻璃碎片或其它杂质;
●对旧胶体进行修整(完全切割法或深切割法),应尽量减少对胶体本身的破坏,剩余胶体厚度控制在0.5~2mm.
2.车框涂覆促进剂
●将车框清洗干净,用纯脱脂棉布蘸取少许活化清洗剂,沿窗框的待粘接部位擦拭一遍确保其表面无油脂、无灰尘及其它杂质;
●沿施胶部位的内侧贴上海绵胶条或用纸防护胶带把易污染部位保护起来,以防胶受压后溢出污染非粘接部位;在清洗好的玻璃边缘涂上底胶。
3.车框修补
●对小面积的划痕、擦伤、刮痕、油漆损伤可自行修补;
●对大面积的破坏,请按照汽车生产厂家说明操作或钣金车间联系。
4.车框施胶
●粘接胶应在涂刷的底胶完全干燥后施工(3~5min);
●根据待粘接部位的宽度,用刀片在配套的塑料胶嘴上切一个大小合适的三角口(三角口尺寸决定胶条的宽度和高度,胶条的宽度是所期望的粘接宽度)。用剪刀将胶的一端剪开,套上削好的胶嘴,装上胶枪中。
●待底涂干燥后用胶枪连续均匀的将胶施于待粘接部位.把厚度定位胶块延基材面塞于打好的胶条中,胶块的厚度略小于所期望的粘接厚度,胶块的数量视情况而定。
5.新风挡玻璃安装
●施胶后,在胶表干前(5min),对准事先准备的定位标记位置,将玻璃装上;
●微调好玻璃与车框的间隙,不要大范围窜动位置;
●用胶带或其它夹具将玻璃固定在车框上,直至胶粘剂生成足够的强度;
●玻璃安装后,用刮刀调整过剩或不足的聚氨酯胶;
●用超声波测漏仪检测新风挡玻璃的密封性。
6.重新安装装饰条等附件
将之前拆卸下来的附件如密封条、装饰条、雨刮器、后视镜等重新安装好,恢复到拆装前的状态,并测试其是否正常运作。
7.完工交车、安全驶离
●完成上述步骤,并达到安全驶离时间后,请车主检查车辆;
●向车主交代玻璃安装后要注意的事项,如车速不要太快、避免急刹车,固定玻璃的胶带8h后拆除、不要洗车等。
※玻璃安装失效因素(不粘或粘接脱落?)
原因分析:
一、观察
观察施工面:
A胶面脱落情况
①胶体与玻璃或钣金框完全脱落(脱落面光滑无残留胶)
②玻璃或钣金框架上残留有部分胶体;
B.玻璃、车框与胶的粘接面
①粘接基面残留的其他物质的痕迹;
②有无使用界面处理剂;
③查看钣金框架有无锈蚀、脱漆情况
二.了解产品、车身框架、玻璃基材、回顾施工过程
①产品是否过保质期;
②使用的产品有无季节配方区分;
③了解玻璃型号(黑边种类);
④了解施工细节
预防
一、操作者
①黑边玻璃有无清洗彻底;
②施工过程细节控制(如:施胶高度、连续性、接口处理等)
二、物品的使用
①检查产品的保质期、季节配方;
②检测界面处理剂与基材、胶的相容性;
③确定使用的黑边玻璃号及钣金框架的完好程度;
表干时间过快?
原因分析
一、产品本身
①产品接近保质期或已过保质期;
②使用非本季节配方的产品;
③产品质量异常;
二、施工环境
①施工环境温度过高;
预防
①检查产品保质期、季节配方;
②使用前确保施工环境条件;
③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合理调控施工进度;
粘接面未清洗直接导致的问题
原因分析
一、清洗不彻底
①重复使用不洁净的清洗剂、抹布;
②施工现场环境中的粉尘、挥发溶剂;
③清洗人员疏忽;
二、二次污染
①清洗后移动过程中施工人员用不洁的手或手套触摸清洗面;
②施工现场环境中的粉尘、挥发溶剂;
③清洗后放置时间过长;
一、清洗剂残留
①清洗不彻底;
②清洗后清洗剂未干;
预防
清洗的标准做法及现场遇到的做法
操作标准如下:
一、去除基材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质,使基材待粘接部位保持清洁(基材必须完全干燥);
二、使用前须观察清洗剂有无沉淀等异常情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
三、用毛刷/脱脂棉在处理完成的基材带粘接表面均匀涂抹一层清洗剂(待粘接部位必须全部涂刷到);
四、待清洗剂完全干后(约5-10分钟)进行下一步操作;
五、清洗后的基材必须在2小时内施工,如已擦拭过清洗剂基材又重新暴露在灰尘或油污等杂质中,须重新进行清洗,未用完的清洗剂应立即盖好盖;
凝胶?
原因分析
凝胶可分为几种情况:
1.有批次性的,有少量甚至一批胶里反映就一两支的。针对批次性的凝胶现象,大多可能是产品本身质量原因,当然也有可能是运输及保存不当造成的,具体原因需要找客诉同批次留样胶验证,同时也需要用胶现场验证;而对于一批胶里出现几只凝胶情况的现象,一般属于正常现象,因为我们的胶都是一个釜生产一两千支,可能是由于搅拌不匀等造成的,当然也有可能是运输过程中,由于储运环境温度过高,也是可能导致胶的固化,出现施胶有凝胶的现象。
2.凝胶出现的位置,有两头有凝胶现象的,也有贯穿整只胶的。两头有凝胶可能是储存时间过长或者不宜的储存环境、储运条件造成。而贯穿整只胶的情况,可能是生产工艺失误造成。
预防
1.生产品控人员加强抽查力度,做好生产控制。
2.产品不宜放置时间过长,建议3个月内使用完。
3.运输工程中,注意储运防护。
相关新闻